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
经济观察报 记者 余舒虹 一直以来,内资房企在港股市场上股价偏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。香港资本市场对内房股的投资态度甚为谨慎,是因估值逻辑、投资者结构等多重因素造成的。由于长期遭受 冷板凳 ,回归A股成为许多房企修复估值、探索资本化运作的首要途径。可惜从现有案例来看,成功者寥寥无几。
房企回A的浪潮尚未袭来,内地热钱却纷纷南下抵港。数据显示,在2月3日至13日的7个交易日内,内地通过港股通净流入香港的资金达到了156亿港元。碧桂园、融创等多只蓝筹股价格随之暴涨。
另一方面,随着 沪深港 联通进程的加深,市场人士认为,A股与港股之间的区隔和溢价或将逐渐收窄。若港股的估值逻辑得以重建,内房股的低估值局面得到改观,回归A股还会是万达、恒大们的唯一选择吗?
内房股的机会
A股还在沉睡,港股却率先掀起了一波涨势。春节以来,百亿级资金加速南下,香港恒生指数一度冲破24000点,刷新五个月新高。
一些优质的内房股频频现身港股通前十大成交股榜单,这在过去是较为罕见的事。据统计,碧桂园、融创、合景泰富 、龙湖、保利、恒大、旭辉等多只内房股周涨幅达到了10%-25%。刚刚获得1月销冠的碧桂园市值则突破了千亿。
香港一些券商机构对近期买入地产股的资金来源进行了追踪,发现有三个明显的动向:第一,美林、巴克莱、花旗、摩根香港等外资券商出现了明显加仓地产股的现象,例如通过美林买入中海的净流入资金达到了4亿港元;
第二,香港散户也在积极地抛出筹码;
第三,内地资金极为活跃。在华润置地、恒大、融创等内房股的升幅中,主要贡献来自内地的资金,尤其是偏好银行、地产等蓝筹股的险资利用一些正规渠道进来。
例如,早些时候一些原来用于海外并购的内地资金,遭中央叫停交易后停留在香港,现在获得批准可以买入H股。
市场也在预估,这是短暂的 回血 还是价值重估的开始。 2月15日,美林证券亚太区的一位分析师向经济观察报表示。在其看来,这一波内房股上涨带有某种偶然因素:业绩高增长、低估值和市场热钱的涌入。
例如,上市房企于近日集中公布1月销售业绩。中原地产数据显示,截至2月13日,31个公布1月业绩的A股及港股上市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高达69.3%。其中,碧桂园1月销售额接近去年同期的四倍达486亿元。在碧桂园发布业绩公告的两天内,其股价大涨了9.06%。
由于港股将在3月迎来年报季,同时也进入股息发放的高峰期,瑞银预计,内房股在未来6至8周内仍将跑赢大市。
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则更为乐观,其近日发布的报告称,2017-2018年地产行业利润率会出现上升,进而导致利润和股息提高,行业股息、收益率目前处于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。由此,这一波涨势或将是内房股估值修复的开始。
资金通道的打开被认为是内房股的另一个机会。2016年12月5日,深港通正式开启,意味着沪深港 共同市场 正式形成。数据显示,截至2月15日,通过深港通净流入相关的资金总额达到了4324亿元人民币。
经济学家易宪容认为,A股和港股之间存在较高溢价,同样的企业,其在港股的回报率远高于内地的A股,但港股的价格却远低于A股。这种状态在南下资金蜂拥进入港股之后,或将发生变化,A股对港股的估值溢价率将会收窄。这对香港资本市场长期低估值的内房股来说,是一个价值修正的契机。
重建估值逻辑?
在此之前,一个重要的问题是,A股和港股对房地产企业的估值差异在哪里?
市场普遍认为,A股和港股在投资者结构、估值逻辑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。
投资者结构上,港股市场以境外投资者为主,其中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超过七成,个人投资者占比不到三成。机构投资者更看重中长期收益,因此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行业前景。
在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看来,港股和海外投资者 喜欢 的是轻资产、运营型的公司而非资源导向型企业。而内资房企对资产依赖度高,通过借贷拿地、开发项目的模式仍是主流,资产较 重 ,资金运营效率相对低下。这种模式的差异,影响了投资者的态度。
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,港股的低估值局面未来会得到改观,但两个市场的结构、偏好、逻辑仍会有本质的不同,尤其对于重资产的房地产业来说,运营模式并不会很快发生逆转。
具体来说,楼市基本面已从此前的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,且区域市场分化明显。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:成本高企、利润率下降,通过传统路径已很难实现规模扩张。布局在非核心城市的企业,则面临严重的去化压力。
体现到资本市场上,负债率、净资产收益率等核心指标频繁触及 红线 ,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评级和资金成本。因此,若未来几年港股的估值逻辑不发生改变,房地产企业的市值管理将面临较大考验。
黄立冲向经济观察报表示,港股投资者不看好内房股的原因主要是政策风险很大,而不是由市场操控的,国内房地产市场也面临许多像佳兆业风波这样的风险, 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悬在头上了,它可能很久都不砸下来,也可能明天就砸下来,也是导致股票被抛售的重要因素 。
但国内投资人习惯看政策风险,他们认为国家是不会放弃房地产的,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看多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深港通开通之后大量内地的资金会进入内房股。
因此,黄立冲认为,未来港股是否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视乎的外汇政策。如果未来政府允许外汇走出来,一个主要的停泊地就是香港;但如果外汇还在封闭,香港是在干枯当中的,不会有新的血液。 各方面的桥梁都有了,但没钱还是没有用的。 黄立冲说。
房企回A
在上市房企50强中,港股上市的房企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。除了较为特殊的万科实行A+H股平台运营,中海、恒大、碧桂园、万达、华润置地、融创、绿城、龙湖等一线房企均为港股上市企业。
早年由于A股IPO受阻,香港资本市场实行注册制,较为容易上市,港股成为房企资本化的主要途径。但由于长期遭受冷遇,在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受香港资本市场的牵制是较为严重的。
事实上,受中央及地方频频出手调控的影响,2016年内房股股价倒跌。以恒生地产指数(主要成份是香港本土地产商)和恒生内房指数(成份是内房股)为例,2016年,恒生地产指数下跌了4.61%,而恒生内房指数下跌18.34%。也就是说,内房股的跌幅平均是香港地产股的4倍。
但这不妨碍2016年成为内房股业绩最好的一年。彭博数据显示,20家香港上市的中资地产商去年合同销售额合计增长56%,推动其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8.2%,2017年预计增长22%。
过去一年,龙头内房股也迎来了市值的爆发性增长。根据亿翰智库统计,截至2016年7月,中海、万科、万达商业和华润置地四家企业市值超过千亿,而后万达商业退市,至2017年2月15日,市值超过千亿的内房股已包括中海、万科、华润、碧桂园四家。雅居乐、旭辉控股、绿城、大悦城地产、保利置业、富力地产、合景泰富、越秀地产等大多数内房股市值则在120亿-190亿左右。
但由于港股与A股估值的巨大差异,即使未来估值得到修复,恐怕也无法阻止房企回A的想法。
2016年,恒大销售规模超过万科成为国内第一大房企,但截至2月16日,恒大市值还不到800亿港元,其股价也仅为5.8港元。相比之下,经历了股权风波的万科,在A股的市值为2282亿元,股价目前维持在20.68元的水平。
2016年融创股价涨幅高达46.6%,价格不过是从5.09港元飙升到7.46港元;而半年股价涨幅52%的碧桂园,最新股价为5.28港元。当下股价较高的内房股富力地产与龙湖地产,股价也仅在11-12港元。
相比之下,房企在A股上市的估值水平至少高出30%。截至2016年7月,亿翰智库统计的港股上市房企整体市盈率为7.93,市净率0.67;而同期,A股房地产企业整体市盈率为24倍,市净率1.95。这也是万达、恒大等房企希望回归A股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房企回归A股仍要面临私有化、拆解架构、国内上市排队等一系列繁琐过程。
除了提高估值,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多渠道融资的输血是房企的核心目标。克而瑞研究员朱一鸣指出,A股市场房企融资方式相比港股更加多样化。2014年3月非公开发行审批通过之后,证监会随即放宽公司债门槛、央行紧跟着开闸中期票据资本市场。增发、公司债、中期票据三大融资方式放开后,A股房企可根据资金需求情况灵活选择融资方式。
另一方面,近期美国宣布进入加息通道,也削减了内房股的融资优势。理论上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,美元加息会导致房企融资成本上升。
据了解,去年年底至今,房企在境外发美元债受到投资者追捧,比如奥园发行2020年到期美元债,融资规模2.5亿美元,获得10倍认购。多家房企获得高倍认购,另一方面却是美元债利率的调高。比如奥园发行两年期美元债利率为11.25%,而时代地产两年期美元债利率也高达12.625%。